剧情介绍
《伪君子》《吝啬鬼》《恨世者》……莫里哀的作品构成了鲜活又辛辣的社会风俗画,也以高级喜剧的典范地位屹立于世界戏剧史上。
以莫里哀及其作品为灵魂的法国老牌国家剧院法兰西喜剧院2017年复排《恨世者》,导演克莱芒·埃尔维尤-莱热以全新视角解读这部古典主义喜剧代表作,力图扎根于当代,激发经典之中的生命力。他重新设置了舞台,放弃原著中沙龙的舒适环境,而将构成社会缩影的八个角色放置在一个正在装修的豪宅的外部开放空间中,喻示着剧作与现实的连通。
在《恨世者》中,阿尔赛斯特爱上了活泼又轻佻的交际花赛丽曼娜,希望获得她真挚专注的感情,却遭到了赛丽曼娜的拒绝。在虚伪的上流社会中,坦率甚至尖刻的阿尔赛斯特显得格格不入,而他对爱情和社会抱有的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更使他变得像一个笑话。创作于17世纪的《恨世者》让人们看到当时法国贵族社会在挣脱了宗教枷锁后,如何臣服于欲望,在伪善与勾心斗角中沉沦下去。
以莫里哀及其作品为灵魂的法国老牌国家剧院法兰西喜剧院2017年复排《恨世者》,导演克莱芒·埃尔维尤-莱热以全新视角解读这部古典主义喜剧代表作,力图扎根于当代,激发经典之中的生命力。他重新设置了舞台,放弃原著中沙龙的舒适环境,而将构成社会缩影的八个角色放置在一个正在装修的豪宅的外部开放空间中,喻示着剧作与现实的连通。
在《恨世者》中,阿尔赛斯特爱上了活泼又轻佻的交际花赛丽曼娜,希望获得她真挚专注的感情,却遭到了赛丽曼娜的拒绝。在虚伪的上流社会中,坦率甚至尖刻的阿尔赛斯特显得格格不入,而他对爱情和社会抱有的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更使他变得像一个笑话。创作于17世纪的《恨世者》让人们看到当时法国贵族社会在挣脱了宗教枷锁后,如何臣服于欲望,在伪善与勾心斗角中沉沦下去。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一叶知秋
还不错 180分钟正常看完 探讨诚实与虚伪很长时间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6日
好大的棉花糖
现代服装、简朴舞台有新意,和17世纪上流社会关系不大,基本是男欢女爱那点事,放在大学校园也不违和。 表演有问题,像小孩子过家家,男主神经质,女主气势弱(也是选角问题),而且“大方庄严”。 男主是想放又放不下的直男,游戏人间的女主才是真正的恨世者。 精彩段落:对“诗歌”的否定;对自以为聪明的人的姿态和心理的调侃;两个女人的对峙,撕得荡气回肠;最后集体审判女主,有点荡妇羞辱的不体面。 中场休息放映致敬莫里哀的保留节目:剧组每人说一句莫里哀的台(du)词(she)。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6日
瞳瞳哈哈哈
20190728@UCCA 法兰西喜剧院 黄群老师曾言道,莫里哀的创作可以称作哲学喜剧。因为莫里哀有意识地将哲学内化于创作中,《恨世者》中通过一个青年和风流女子之间的关系纠葛展开哲学的讨论。莫里哀写出了阿尔塞斯特性格的两面性:愤世嫉俗与伪善。他一方面以绝不妥协的姿态抨击法国贵族社交圈中虚伪,浮矫的社交礼仪,另一方面他又迷恋一位矫揉造作,浮夸浅薄的交际花色曼丽娜。透过阿尔赛斯特的两面性,莫里哀巧妙地呈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文明病”与贵族青年的虚伪与脆弱,讥讽了阿尔赛斯特这类社会改革者以伪善的方式批判伪善的可笑与虚假。同时又犀利地指出以菲林特为代表的哲人阶层的圆滑与平庸。《恨世者》引发了政治伦理的思考,是在维护正义与保存个体德性之间,既有伪善地反对社会现状的恨世者,也有竭力维持社会现状的适度者。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