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片长七小时却每一分钟皆雷霆万钧,引人入胜。但愿在我有生之年,年年都重看一遍。”——苏珊?桑塔格 开场八分钟的推轨镜头,已道出此片的史诗气魄。牛群从牛棚涌出,摄影机隔着一列破旧的农居追踪,有趣的是牠们一路盲目前冲,一路还试图交配。塔可夫斯基式的画面,却是教人屏息的典型塔尔风格,妙笔一挥预告一个集体农场如何走向灭亡。故事始于传闻已死的骗子重临村子,他要骗走农场收入 ,却给村民认定是大救星。接着上演一个悲剧,然后是一个讽刺故事。全片十二章的结构正如 Krashnahorkai 的原著,启发自六步踏前、六步退后的探戈舞,不同视角有时重复同一剧情。农场最终的命运暗喻九十年代初共产主义的破产,同时也是人类共同命运的观照。 全片最精彩两段,一是担当叙事者的医生偷偷记录村民活动,他蹒跚买醉的跟镜,成为最感人的观影存在体验。另一段女孩虐猫,亦写下影史上有数的伤感时刻。没有故弄玄虚,一种交代故事的坦率,让演员在真实时间存在,让观众随他们的情态同步呼吸,个中有导演对电影最大的深情与敬意。七个半小时的每个镜头,个个都是不朽──没有想当然的静止,而是自有一种有机的内在节奏。像小津和德莱叶,塔尔深谙长镜头的真谛。这是必须去经历的,一生难逢的观影经验。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坍塌
#SIFF2019NO2#每一分钟皆雷霆万钧不至于,大气磅礴绰绰有余。(非常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让我有生之年居然在电影院欣赏到,而且是4K版本)★★★★☆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2日
btr
在LUXE巨幕厅重看七小时半的《撒旦探戈》是无与伦比的体验——要是没有两段打断节奏的十分钟休息就更好了——很快你便进入那种节奏和氛围里:潮湿的阴郁的缓慢的停滞的绝望的残酷的。十年前记忆里的电影已变得完全不准确:记得酒吧探戈舞是一个旋转镜头,但事实上,镜头并没有旋转,只是舞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结尾也记得不准确,还以为钉好窗户陷入一片漆黑是电影的结尾呢。大银幕最不一样的是声音:那些雨声、钟声、风声、风琴声的细微末节都鲜活无比。美中不足的是中文翻译漏洞很多,其实早已有余泽民先生的译本可作为校订的依据。比如伊利米阿什的演讲:「你们不要以为问题只是我们不知道悲剧是如何发生的,事实上,我们连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必须将所有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搜集到一起……」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2日
芦哲峰
撒旦踏着探戈的舞步,一日长于百年的孤独;七个小时的长镜头,没完没了的雨,潮湿的绝望令人喘不过气;还是那句话:真正的大师靠镜头说话,不靠故事。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