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照片和影像的直观可视性,是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延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曾经说过,新闻照片对外宣传作用极大,在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上尤为重要。从那时候起就有摄影师用镜头记录那些风云人物的一举一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部分摄影师住进中南海,成为高层领导的专职摄影师。中南海的“红墙”和“摄影师”粘合了一起,成为专有名词。这些与领袖朝夕相处的人,用镜头记录许多伟大的历史性瞬间,也承载了时代的痕迹和民族的记忆。
内容简介:
第1集:从抗战时期开始,一些摄影师来到延安。他们拍下了中共领导人的一些重要活动,并组建了延安电影团,拍摄纪录片。这一时期,由于摄影器材缺乏,这些摄影师时拿起了照相机,成为中共领导人的专职摄影师。日后他们也成为中共未来的摄影队伍教练。
第2集:六十年代初期,吕厚民分配到毛泽东身边,成为他的专职摄影师。在以后的四年里,吕厚民一直跟随在毛泽东左右,成为他身边最亲近的工作人员之一。他的拍摄为那段历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影像图本。那一幅幅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表现出来的影像,也成为共和国领袖们的另一种解读。
第3集: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解放军总政治部下达指示:要全面、真实地把解放战争记录下来,作为历史保留。当时18岁的钱嗣杰刚刚通过飞行员体验,被安排到前线锻炼,成为了一名战地摄影员。
第4集:1940年的一天,陕北缓德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招收新学员,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挤进报名的人群,然而当他从教员手中接过报名表格的时候却愣在了那里,他根本不会写字。一位教员问他是否愿意当一名勤务员,少年急切地答应了,这位孩子是后来在中南海做了16年专职摄影师的杜修贤。如果不是那一次的经历,他真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
第5集:1977年,第一位红墙摄影师候波从下放地回到新华社,在新华社图书馆做了一名管理员。红墙摄影师吕厚民还在新华社江西分社,热切地盼望着组织上能把他调回北京。杜修贤仍在接受政治审查,交代材料已经装了好几箱。钱嗣杰则担任着新华社中央新闻组组长,但是他已经不再专门负责为某一们领导人拍照,中南海已经没有了专职的摄影师。每年在毛泽东的祭日和诞辰,当年的红墙摄影师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对于他们来说那段红墙的记忆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http://book.ifeng.co m/fhsw/yxw/200807/07 21_3563_666079.shtml )
内容简介:
第1集:从抗战时期开始,一些摄影师来到延安。他们拍下了中共领导人的一些重要活动,并组建了延安电影团,拍摄纪录片。这一时期,由于摄影器材缺乏,这些摄影师时拿起了照相机,成为中共领导人的专职摄影师。日后他们也成为中共未来的摄影队伍教练。
第2集:六十年代初期,吕厚民分配到毛泽东身边,成为他的专职摄影师。在以后的四年里,吕厚民一直跟随在毛泽东左右,成为他身边最亲近的工作人员之一。他的拍摄为那段历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影像图本。那一幅幅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表现出来的影像,也成为共和国领袖们的另一种解读。
第3集: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解放军总政治部下达指示:要全面、真实地把解放战争记录下来,作为历史保留。当时18岁的钱嗣杰刚刚通过飞行员体验,被安排到前线锻炼,成为了一名战地摄影员。
第4集:1940年的一天,陕北缓德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招收新学员,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挤进报名的人群,然而当他从教员手中接过报名表格的时候却愣在了那里,他根本不会写字。一位教员问他是否愿意当一名勤务员,少年急切地答应了,这位孩子是后来在中南海做了16年专职摄影师的杜修贤。如果不是那一次的经历,他真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
第5集:1977年,第一位红墙摄影师候波从下放地回到新华社,在新华社图书馆做了一名管理员。红墙摄影师吕厚民还在新华社江西分社,热切地盼望着组织上能把他调回北京。杜修贤仍在接受政治审查,交代材料已经装了好几箱。钱嗣杰则担任着新华社中央新闻组组长,但是他已经不再专门负责为某一们领导人拍照,中南海已经没有了专职的摄影师。每年在毛泽东的祭日和诞辰,当年的红墙摄影师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对于他们来说那段红墙的记忆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http://book.ifeng.co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