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

黄浦江

年份:2012

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2012-04-25(中国大陆)

评分:0.0 分

播放:9 次

更新:2018年12月03日

导演:徐冠群|史嘉年|刘振宇|秦敏|罗帝|孙家颖|许若痴

编剧:王韧(总撰稿)|徐冠群|罗帝|史嘉年|刘振宇

主演:焦晃|黄辉(解说)

分类:纪录片|历史

浦江孕育上海滩
  此片对黄浦江的历史文脉进行了全面梳理,更对其今昔变化进行了深刻思索,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震撼。专家说,1843年上海开埠,在这以前,上海只是江南的一个三等城市,正因为黄浦江与长江再次交汇并流入大海,使之成为中国海岸线的中间点。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上海从一个农耕社会的小城向现代工商业都市的转变提供了便利。可以说,是黄浦江孕育了上海。
  从吴淞口到徐浦大桥,黄浦江蜿蜒42.5公里,直到10多年前,江岸大多一直被码头、仓库、工厂所占据。要看黄浦江,只能到外滩,这是几代人的记忆,这里也由此变成了“情人墙”。随着近十年来黄浦江两岸综合改造,大片江岸又变成市民的亲水平台。如果说,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连接着历史,那么,不断开发改造的江岸又在向美好未来延伸。
  码头号子新发现
  在这部由上海市浦江办和上海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中,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知识。如外滩为何叫外滩,据专家薛理荣考证,上海人习惯上把河流的上游称作“里”,下游称作“外”。因此,昔日以今天的南浦大桥为界,上游称为里滩,下游就叫外滩。外滩就是外黄浦滩的意思。不是过去误传的是外国人的滩头。
  再如,作家陈丹燕翻阅了全部的工部局档案发现,洋人对黄浦江边中国苦力彻夜唱码头号子的投诉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说这号子让他们睡不着觉。而且,英语中的“苦力”也是在上海发源的。洋人把码头工人叫“苦力”,“苦力”这个中国人的词后来变成了英文词(coolie),代表的就是那些做体力的工人。没有码头号子,工人们很难做到步调一致,甚至会摔下江去。
  细微之处显巨变
  纪录片《黄浦江》既有历史逻辑的证明,又不乏细微处的揭示。如十六铺码头改建前被炸时,码头老调度那依依不舍的场面显得十分感人。
  俗话说,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这里是上海城市的发源地,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人群,每年进出竟达1400万人。诗人说,这是游子终点,人生起点。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有一份码头记忆,这里招呼声、叫卖声、各种方言乡音永不间歇地交织着。有人回忆道,上海去重庆坐船需要七天七夜,坐五等船舱仅100元,与火车卧铺票230多元相比可省下不少钱。如今,去重庆,两个半小时的飞机就能到达。而去宁波,上高速公路只要三个半小时路程,坐船却要十几个小时。时代巨变让十六铺客流量剧减。2003年9月24日,它送走最后的航班后“退役”;2004年12月2日凌晨一声爆破,让完成历史使命的十六铺码头永远地走进了历史。喧嚣繁杂的码头不见了,宁静优美的近水平台出现了。它的历史变迁,是整座城市的缩影。
登录后参与评论
我愿像一块扣肉

角度不够贴近市民

回复 举报
靥儿

改观了我对上海的看法,城市规划应该是挺有意思的一门学科~

回复 举报
IRUKA

夸夸母亲河

回复 举报

也许您会喜欢

  • 电影
  • 电视剧
  • 综艺
  • 动漫
  •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