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郑晓龙执导的纪录电影《货郎进藏》 完成前期拍摄,现在正在进行后期制作。 摄制组行程8000公里,跨越甘肃、青海、西藏三省市、地区拍摄。在秦安,摄制组环秦安县一圈拍摄,在西藏摄制组最西到达阿里地区,最北与新疆接壤,南至中尼边境,向东靠近四川省。秦安至西藏段,经兰州市到西宁市再到格尔木市,然后穿越可可西里,途经风火山、沱沱河、五道梁、雁石坪、唐古拉山口、安多县。最高海拔5231米,最低气温摄氏零下45度。剧本方案策划50天,前期拍摄150天,其中西藏拍摄70天。
纪录电影《货郎进藏》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碰壁的浪花。在1989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碰壁的浪花》中,作者李益裕、庞瑞琳收录改革开放初期,敢做时代的弄潮儿的一批天水籍个体创业者,其中就包括秦安县办绒线厂的李福禄和秦安县兴丰镇进藏的货郎刘元安。晴天碧海,总有千层浪花激起,不甘寂寞俟风而起,朵朵碰壁。“四辆军绿色的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雪域高原,这是一支进藏的商队,领头的人叫刘元安,突然一声‘敢问路在何方’的高声吟唱打破了寂寞的长空。”这是《碰壁的浪花》中对进藏货郎刘元安的开篇描述。时光辗转,尽管那个时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第一代进藏的秦安货郎,诸如贾增宝、郭国生、刘元安、张积学、贾福禄等人他们挑着担子爬雪山,饿着肚子过草地的创业之举为秦安人开劈了进藏经商的通道。《货郎进藏》第一部分,群体呈现第一代进藏的秦安货郎,讲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地形的甘肃秦安,一群面临着人多地少、吃不饱饭生存受到危机的秦安人,他们挑起担子,啃着干粮露宿荒野,靠着双腿行走,靠扒火车、搭便车。一路由黄土高原跋涉至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创业故事。这是秦安人自己的长征,上升到人性的艺术高度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属于秦安人的“出埃及记”。
第二部分:货郎进藏。全景展示,秦安人在货郎担起家进藏以后,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山南市、吉隆口岸等地,在囊括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食品药品、货运物流、宾馆酒店、餐饮等各个商业领域,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发展历程。通过老、中、青三代在西藏经商的秦安人的记录拍摄,展示几十年陇人进藏中,秦安人在西藏商贸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藏汉通婚、文化交流和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
第三部分:回乡建设。讲述甘肃天麟集团董事长侯天才,从80年代货郎担进藏,再到90年代创办秦安县五星铅笔厂,后期发展铅笔厂为甘肃金黄河制笔有限公司,再到今天的甘肃天麟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十年蜕变不断创新发展,从走商到坐地商再到生产商。侯总的人生经历是秦安货郎的传奇故事,更是秦安人货郎进藏的归宿。回乡建设不忘出身,热心公益扶贫家乡。侯总在贫困的青年读书时期,一个人拉架子车上山干活时,为自己总结了受用至今的人生格言,那就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资源,敢于创新,敢于吃苦和敢于拼搏。这是他在贫困时期积累的人生财富,更是秦安货郎担精神的集中体现。
纪录电影《货郎进藏》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碰壁的浪花。在1989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碰壁的浪花》中,作者李益裕、庞瑞琳收录改革开放初期,敢做时代的弄潮儿的一批天水籍个体创业者,其中就包括秦安县办绒线厂的李福禄和秦安县兴丰镇进藏的货郎刘元安。晴天碧海,总有千层浪花激起,不甘寂寞俟风而起,朵朵碰壁。“四辆军绿色的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雪域高原,这是一支进藏的商队,领头的人叫刘元安,突然一声‘敢问路在何方’的高声吟唱打破了寂寞的长空。”这是《碰壁的浪花》中对进藏货郎刘元安的开篇描述。时光辗转,尽管那个时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第一代进藏的秦安货郎,诸如贾增宝、郭国生、刘元安、张积学、贾福禄等人他们挑着担子爬雪山,饿着肚子过草地的创业之举为秦安人开劈了进藏经商的通道。《货郎进藏》第一部分,群体呈现第一代进藏的秦安货郎,讲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地形的甘肃秦安,一群面临着人多地少、吃不饱饭生存受到危机的秦安人,他们挑起担子,啃着干粮露宿荒野,靠着双腿行走,靠扒火车、搭便车。一路由黄土高原跋涉至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创业故事。这是秦安人自己的长征,上升到人性的艺术高度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属于秦安人的“出埃及记”。
第二部分:货郎进藏。全景展示,秦安人在货郎担起家进藏以后,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山南市、吉隆口岸等地,在囊括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食品药品、货运物流、宾馆酒店、餐饮等各个商业领域,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发展历程。通过老、中、青三代在西藏经商的秦安人的记录拍摄,展示几十年陇人进藏中,秦安人在西藏商贸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藏汉通婚、文化交流和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
第三部分:回乡建设。讲述甘肃天麟集团董事长侯天才,从80年代货郎担进藏,再到90年代创办秦安县五星铅笔厂,后期发展铅笔厂为甘肃金黄河制笔有限公司,再到今天的甘肃天麟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十年蜕变不断创新发展,从走商到坐地商再到生产商。侯总的人生经历是秦安货郎的传奇故事,更是秦安人货郎进藏的归宿。回乡建设不忘出身,热心公益扶贫家乡。侯总在贫困的青年读书时期,一个人拉架子车上山干活时,为自己总结了受用至今的人生格言,那就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资源,敢于创新,敢于吃苦和敢于拼搏。这是他在贫困时期积累的人生财富,更是秦安货郎担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丿丶云阁
纪录片很真实,很有趣,几首歌曲很好听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尘世土著
非常好,真实,诚恳,接地气 甘肃秦安十年九旱,再加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饭,老乡为生活所迫,开始外出讨生活。这些出门的大军,大都从周边兰州、西安等大城市进货,去青海、西藏、河西走廊一带更封闭落后的地方售卖。针头线脑、成衣皮鞋、日杂百货,挑担、扒火车、包车、走乡串镇、进城开店……年复一年,这些被称为“货郎”的坚韧不拔的西北汉子,也逐渐把秦安造就成为农商并重,货郎风气浓厚的陇东南地区小商品集散中心。 我父亲也做过几年货郎,从小到大听惯了父辈讲述的货郎故事。那是我们的来处,是父辈祖辈在时代重压下依然坚韧讨生活的足迹。感谢导演,记录下小地方小人物的奋斗和变迁。 不同于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这是真正的现实的生活。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背光瘾者
我同班同学,拍摄客服了很多困难。支持,拍的也不错。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