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德黑兰设立了“人民来信处理中心”,每一年,这里能收到500万封来信,加上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共有来信1000万封左右。民众集会时,会有专车上街收信,人们挥舞着手里的纸条,很多纸条上只是留了一个电话号码和一句话:“请您帮帮我,总统。”
“我们回复的大概占其中的76%。”一个工作人员说,但这个数字显然靠不住。纪录片导演采访的平民当中,不少人都信誓旦旦地表示有认识的人收到了总统回信,但他们自己从来没有这份幸运。有人也抱怨:“他就像种地的光撒种子不浇水。”
很多人对着镜头表现了他们对总统的爱戴——他在大清真寺演讲都不需要红地毯,“他知道自己是公仆”。人们看到拿摄像机的是西方人,经常会高呼“美国人去死!”“伊朗有权使用核能!”之类口号,也不时谨慎地提醒没什么“城府”的同胞:“别跟外国记者什么都说!”德黑兰的中产阶级最老于世故:“我们可不吃那一套,只有农民才写信呢。”
街头的采访反映了伊朗平民最关心的问题,作者的用意在于揭示:在实用主义、宗教信仰、政治策略和制度把戏同时发挥作用的一个体制里,要准确地评判一个国家的政治有多么困难。
“我们回复的大概占其中的76%。”一个工作人员说,但这个数字显然靠不住。纪录片导演采访的平民当中,不少人都信誓旦旦地表示有认识的人收到了总统回信,但他们自己从来没有这份幸运。有人也抱怨:“他就像种地的光撒种子不浇水。”
很多人对着镜头表现了他们对总统的爱戴——他在大清真寺演讲都不需要红地毯,“他知道自己是公仆”。人们看到拿摄像机的是西方人,经常会高呼“美国人去死!”“伊朗有权使用核能!”之类口号,也不时谨慎地提醒没什么“城府”的同胞:“别跟外国记者什么都说!”德黑兰的中产阶级最老于世故:“我们可不吃那一套,只有农民才写信呢。”
街头的采访反映了伊朗平民最关心的问题,作者的用意在于揭示:在实用主义、宗教信仰、政治策略和制度把戏同时发挥作用的一个体制里,要准确地评判一个国家的政治有多么困难。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