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为深入生动地表现中国佛教界的现状,传达佛教与中华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同时反映当代佛教界对建立“和谐社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凤凰卫视与国家宗教局协同合作,经国家宗教局、专家学者的一致推荐,选择了五座风格各异,别有洞天的寺院,从2007年元月开始,奔赴河北柏林禅寺、河南少林寺、五台山普寿寺、甘南拉卜楞寺,以及北京法源寺。行程六千公里,历时半年,对这些有代表意义的丛林道场进行全景式的采访拍摄。
从8月27号到8月31号,凤凰大视野《叩开佛门》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每晚8:05分播出。重播时间是次日中午13:30。
缘起:
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
曾经,佛陀微笑着走进中土,大度地改变自己,诚恳地包容他人,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根支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文化架构。后来,它的一些节日成了全民的快乐,它的特定语言成了全民的语言,它的某些观念,成为全民集体无意识的一泓清泉。
佛教的高僧们把中国佛教立为“二科”。一科针对“尘世”中的信徒,要求必具“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这是标准的儒家政治伦理;另一科是“出家修道”,在礼制上与世俗社会迥然不同。
可是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佛教是出世的、消极的和不关心现实社会的。明清以来,中国佛教自顾遁入山林寂修,不问人生苦难,愈来愈疏离社会,客观上也使得佛教的教化作用式微。再后来,上世纪下半叶,接踵而来的政治风雨,佛教更是难以自保和自处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太虚大师就提出过佛教改革,主张“从山林回归人间”,自觉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主流。他认为,佛教不应专关心死后的问题,应多注意现实的人生。他说,“人生,不论古今中外的宗教贤哲 ,总是教人为善 ,与人为善 ,向上进步以养成完美的人格;增益人类共同的生活,以求安乐、和平。佛教于充实人生道德,极为注重。”
太虚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概念。
这一思想的体现,在当代,台湾有佛光山。而大陆经过20多年的太平治世,佛教得以中兴,到现在,才有了——
柏林禅寺,明海大和尚和他的精干僧团打开山门,坚持不懈的济世情怀;
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里信仰坚定,积极进取,思考变革的佛门新生代;
少林寺,新闻不断,遍地开花,与时代相呼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
普寿寺,中国最大的女众道场在商业化大潮和人心不古的社会里,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垂范世间道德,努力打造一方净土在人间;
还有甘南拉卜楞地区,世代传承的佛教信仰融入藏民族血液,那是一个僧俗和谐互动的社会缩影。
意外的收获:
对于凤凰卫视摄制组的全体成员来说,半年的采访拍摄,不仅收获了工作的成果,也收获了重新体悟人生和生命的喜悦。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叩开佛门,举起摄象机的时候,看到的是僧众们无忧的面容;听到的是与人为善的话语;感受到的是处处照顾他人心灵的慈悲和包容。不禁想,那些充实的心灵,优秀的人格是因为有明确的信仰和持久的修行吧?
的确,摄制组一行在踏访丛林道场,走近佛门僧众的过程中受到了心灵的触动。
在翻阅大量文字资料时,读到了国家宗教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的一席话:
中国是重“君子”轻“小人”的国度,“和尚”则常与“君子”相伴,互为师友。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效法天之日月星辰,从不间断地刚健运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法广袤大地,有容乃大地宽厚、包容。
佛教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正是吸取了这许多的“君子”之精气神,于是既有勇猛精进,“狮子林中狮子吼”的刚健;也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宽厚包容。
于是一见高僧来了,你会感受到“一团和气”,升腾起“一股和风”,所以叫做“和尚和尚,以和为尚”。
凤凰卫视与国家宗教局协同合作,经国家宗教局、专家学者的一致推荐,选择了五座风格各异,别有洞天的寺院,从2007年元月开始,奔赴河北柏林禅寺、河南少林寺、五台山普寿寺、甘南拉卜楞寺,以及北京法源寺。行程六千公里,历时半年,对这些有代表意义的丛林道场进行全景式的采访拍摄。
从8月27号到8月31号,凤凰大视野《叩开佛门》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每晚8:05分播出。重播时间是次日中午13:30。
缘起:
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
曾经,佛陀微笑着走进中土,大度地改变自己,诚恳地包容他人,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根支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文化架构。后来,它的一些节日成了全民的快乐,它的特定语言成了全民的语言,它的某些观念,成为全民集体无意识的一泓清泉。
佛教的高僧们把中国佛教立为“二科”。一科针对“尘世”中的信徒,要求必具“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这是标准的儒家政治伦理;另一科是“出家修道”,在礼制上与世俗社会迥然不同。
可是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佛教是出世的、消极的和不关心现实社会的。明清以来,中国佛教自顾遁入山林寂修,不问人生苦难,愈来愈疏离社会,客观上也使得佛教的教化作用式微。再后来,上世纪下半叶,接踵而来的政治风雨,佛教更是难以自保和自处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太虚大师就提出过佛教改革,主张“从山林回归人间”,自觉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主流。他认为,佛教不应专关心死后的问题,应多注意现实的人生。他说,“人生,不论古今中外的宗教贤哲 ,总是教人为善 ,与人为善 ,向上进步以养成完美的人格;增益人类共同的生活,以求安乐、和平。佛教于充实人生道德,极为注重。”
太虚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概念。
这一思想的体现,在当代,台湾有佛光山。而大陆经过20多年的太平治世,佛教得以中兴,到现在,才有了——
柏林禅寺,明海大和尚和他的精干僧团打开山门,坚持不懈的济世情怀;
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里信仰坚定,积极进取,思考变革的佛门新生代;
少林寺,新闻不断,遍地开花,与时代相呼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
普寿寺,中国最大的女众道场在商业化大潮和人心不古的社会里,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垂范世间道德,努力打造一方净土在人间;
还有甘南拉卜楞地区,世代传承的佛教信仰融入藏民族血液,那是一个僧俗和谐互动的社会缩影。
意外的收获:
对于凤凰卫视摄制组的全体成员来说,半年的采访拍摄,不仅收获了工作的成果,也收获了重新体悟人生和生命的喜悦。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叩开佛门,举起摄象机的时候,看到的是僧众们无忧的面容;听到的是与人为善的话语;感受到的是处处照顾他人心灵的慈悲和包容。不禁想,那些充实的心灵,优秀的人格是因为有明确的信仰和持久的修行吧?
的确,摄制组一行在踏访丛林道场,走近佛门僧众的过程中受到了心灵的触动。
在翻阅大量文字资料时,读到了国家宗教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的一席话:
中国是重“君子”轻“小人”的国度,“和尚”则常与“君子”相伴,互为师友。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效法天之日月星辰,从不间断地刚健运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法广袤大地,有容乃大地宽厚、包容。
佛教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正是吸取了这许多的“君子”之精气神,于是既有勇猛精进,“狮子林中狮子吼”的刚健;也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宽厚包容。
于是一见高僧来了,你会感受到“一团和气”,升腾起“一股和风”,所以叫做“和尚和尚,以和为尚”。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